新政下,教培行业有哪些发展方向?
建议立即将学科类培训转型为艺术类培训,以培养考试为目的转型为以培养艺术创作能力和艺术欣赏和水平为目的。早转早活,否则死路一条。本人有两个艺术教育项目,一个是万字文项目,用100天左右认识一万个汉字,用一年左右理解这一万汉字和由这一万汉字组成的数千个词语近千个典故。另一个是用一到两年认识书写一万个小篆。在此基础上,还可搞一档汉字认识书写应用的大型文字类节目。
如何经营好补课班?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经营好补课机构,至少要从以下几点考虑问题:产品机构卖的是产品,是给家长和学生的解决方案,如果没有好的产品,就会陷入到与其他机构的价格竞争中去。所以,想要经营好机构,首先要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梳理,从需求出发,找到与其他机构的差异化。很多人感觉小机构自己做产品不现实,其实1个几年经验的教师就能做一个产品雏形出来,然后随着上课随着打磨就可以的,当然,前提是有产品思维。设班很多机构会忽视的点。其实一个机构所有的动作都是从设班开始的,因为你卖的其实就是上课的时间。而设班的好坏,一方面可以影响招生,同时也会影响教师稳定情况、影响机构利润、影响续班、影响后续的运营动作。这也是为什么大机构专门设立教务部的原因(注意,不是我们平时说的做学员维护的教务部,是专门做数据分析、做设班的教务部)招生这个不用说了,很多人想到运营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招生。我在很多地方也说过很多次了。上课整个上课过程的监督、上课结果的管控。服务服务针对两块,一块是针对家长学生的课后服务,一块是针对员工的服务。千万别把服务员工忘了。人员人员的招培育留也是机构运营中最重要的环节。这个行业是人员密集型行业,实际工作起来会发现最难的两个工作就是招生和招聘。了解更多、更详细的机构运营的事,可以关注我的专栏《教培行业于盼带你一起做特价班》,通过做大项目的具体操作,挨个讲解机构运营过程中各环节的具体工作方式、各部门如何进行有效配合,帮助机构做业绩增长,帮助从业人员提高能力。关注我,每天分享教培机构运营与管理的心得。
教育培训行业未来的走向会是什么样的?
依据一个两厅的指导性文件,一系列的针对教培的具体措施会出台。1营转非后决定了线下机构学科培训会消失,某思某方都不再会开设义务教育学科培训线下课,毕竟一杯奶茶的价格上个课不足以维持成本和上课。2,下一步线上课也是营转非和各种监管,生不容易,活下去基本不可能了。3,下一步更需要提高的的是教材体系和校内老师的业务能力。
“香”起来的职业教育,未来2200万缺口如何布局?
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是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和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类别教育,是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人力资源支撑,也是扩就业促稳定的重要力量。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职业教育也有了从规模到内涵的高速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职业教育越来越突显其重要性。从国家层面上,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高度重视职业教育,近半年来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密集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诠释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明确了发展方向。在全国职业教育改革电视电话会上孙春兰副总理作了重要讲话,李克强总理作了重要批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结余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措施,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讨论通过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实施方案,加快培养各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扩大就业。这一系列政策利好,对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无疑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未来国家劳动力缺口非常大,一些行业如建筑、健康养老、学前教育等人才缺口更是严重。做好职业教育做好技术技能培训不仅要提上日程更应摆到突出的位置去抓好做实!4月30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工作上提出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今年培训1500万人次以上,三年内培训5000万人次以上。培训重点面向职工,兼顾就业重点群体和贫困劳动力。支持帮助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和困难企业职工转岗培训。加大高危行业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力度。主要举措一是要提升职业学校内涵,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挥职业学校服务经济培养培训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作用。二是鼓励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并投入到人才培训这场大战中来,发挥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的资源优势,并充分享受各种政策利好,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三是校企深度融合,共建大型的产学研训教五位一体的实训基地,资源共享,做大做优培训。同时政府等各部门加强统筹管理,扎实开展好各类职业培训。经济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做好职业教育做大做强职业培训是势在必行、势不可挡。我们要乘政策东风,借势发力,把职业教育做优,把职业培训做强,助推经济快速高效发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