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回6.4元时代。
3月初,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一度逼近6.2元时代。与3月1日的6.3014相比,一个多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下调1582个基点。
此外,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回6.4元时代。其中,4月22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跌破6.50,为2021年8月23日以来最低。
与此同时,美元走强,衡量美元兑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自4月份以来一直在上涨,目前已达到100关口。
为什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回调?
一般来说,美元指数的强弱与人民币等非美元货币成反比关系。你强我就弱,你弱我就强。
近期,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的进一步加强,4月以来美元指数持续攀升。在美元指数走强的推动下,包括日元韩元新加坡元在内的亚洲主要货币对美元汇率纷纷下跌,离岸人民币汇率受到影响。
其中日元贬值冲上热搜,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至129左右,创下约20年新低。从3月初至今,日元对美元贬值超过10%。
美元走强自然会影响其他非美货币的汇率修正。
此外,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自2010年以来首次倒挂。分析认为,随着中美利差收窄,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将对人民币造成贬值压力。
2022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加大。
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保持双向波动,12月整体升值,3月以来贬值。从次日波动方向看,一季度人民币升值天数占52%,贬值天数占48%,比较均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最高最低浮动区间为1.1%,充分反映了国内外汇供求和国际市场的变化。
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如何?
根据CICC的研究报告,从美元与人民币的双边汇率来看,2015年“811汇改”以来的平均价格水平在6.65-6.70之前。目前人民币汇率依然偏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有可能回归中枢。
预计人民币波动幅度扩大的明显趋势和阶段性迂回将是今年谭雅玲的主要特征。相对于长期的经济前景,政治结构的稳定,市场开放的自由,人民币的长期魅力并没有改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