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新金绿色”:巩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盘”
六月很热,阳光灿烂。项目建设的“速度”和“热度”在三秦大地上无处不在。
6月19日,该省2022年重点项目观测活动的第一天启动。
两组团队前往陕北延安、陕南汉中和安康,开始了一次高质量的项目观察之旅。
无论是黄土高原还是秦巴山区,工厂纷纷涌现,一个“新含量”、“高含金量”、“大绿色含量”的项目初具雏形。我们一个接一个地抓住这一天,渴望做大事的官员们的热情向我们走来。这是陕西经济市场稳定的生动体现,也是陕西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
技术以“新内容”引领潮流
“NOSA安全警示,您已进入危险区域,请快速离开……”位于黄陵县店头镇的黄陵矿业智能矿区智能矿山技术创新应用示范项目展区,口译员用模型图像演示了第一个AI+NOSA智能风险管理和控制系统的操作过程。
在智能矿山中,智能采矿不仅可以开启,还可以准确识别井下人员的违法情况。“智能系统没有井下违规和非标准作业的藏身之处,我们将实时监控作业全过程,智能预警、后台记录、现场停车、联动锁定,实现预警、事件中封锁、事件后处理的闭环管理,扩大智能建设包括安全管理在内的所有方面。
[新闻看点]
黄陵矿业第一煤矿矿长薛国华说。城固光电新材料产业园主楼高耸,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各种新型展示材料在明亮的展厅里展出。
“项目从谈判到开工仅用了60天时间,占地175亩,总投资20亿元,年产3D汽车半导体显示材料600万件,大型商用显示材料48万件,激光导航雷达显示材料15万件,是核心制造基地由汉中东旭集团安排的光电材料。签约落地快,建设速度快,亩利润高。市固光电新材料产业园相关负责人陈富贵表示。
长链补充链“含金量”高
在陕西省北部黄陵县店头发电厂项目现场,施工正在进行。项目总投资48.3亿元,占地560亩,是典型的煤电一体化坑口电站。
截至目前,项目主厂房已关闭,生产综合楼、电控楼已封顶,灰渣综合利用区建设加快,场外输煤系统建设加快。“项目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全负荷SCR脱硝、湿法深度脱硫等一系列先进技术,供电煤耗287克,比国家标准低18克。”陕西黄陵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海东表示。
据介绍,该项目围绕“链条”实力,对黄陵构建“煤炭开采+煤炭转化+电力输送”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黄陵推进煤电一体化,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生态循环的“绿色含量”有所增加
在位于延安市安塞区华子坪镇的延长油田杏子川采油厂CO2驱油和储存示范项目现场,一车油罐车来来往往。
“在每辆油罐车中,都有从工业排放中捕获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将被注入地下并储存在地下。”加油站副站长卢成明说,“目前,该项目仍处于试验阶段,每天可储存和注入约125吨液态二氧化碳。根据计划,今年将减少和回收10万吨液态二氧化碳,转化为约5000万立方米的气态二氧化碳。”
年产4万吨锂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研发生产项目是安康新材料产业的代表性项目。磷酸铁锂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高、寿命长的特点,可用于生产新能源汽车电池等储能设备。项目由博创宏源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10亿元,建设年产4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将形成100亿级锂电池新能源正极材料的完整产业链,每亩平均年产值8000万元,每亩年均税收400万元,带动约200人就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