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提出推动新能源储能发展。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杨贺今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加快能源强国建设全力保障能源安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推进新能源储能发展有四个方面要做:
一是继续推进新能源储能试点示范。通过试点示范,将带动我国新能源储能技术商业模式和体制机制的创新。
其次,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会同相关部门研究新能源储能的成本分流机制,建立新能源储能的成本分流机制可以促进新能源储能的商业化应用和发展。
三是指导各地做好新能源储能专项规划和研究,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多元化发展储能。
第四,用好新能源储能的大数据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加强信息交流和经验分享,促进我们整个新能源储能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就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多措并举促进新能源储能规模化安全发展。《指导意见》首次提出装机容量目标:十四五期间,新能源储能装机容量达到30GW以上。
今年2月,国家能源局又发布了《的通知》。明确了“十四五”和“十五”期间我国新能源储能发展的基本目标。计划到2025年,新能源储能由商业化初期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门槛,电化学储能系统成本降低30%以上。
《通知》还提到,到2030年,新能源储能要完全市场化,与电力系统深度融合,满足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需求,全面支撑能源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的目标。从储能的应用场景来看,政策要求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要灵活多样发展。
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新能源储能是指抽水蓄能以外的新型储能技术,包括新型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飞轮压缩空气氢储能等。目前,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和液流电池占新能源储能装机容量的近90%。
发展新能源储能的必要性在于,随着我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比例的逐步提高,发电的不稳定性导致输配电压力增大。同时,夏冬两季用电高峰和日间电力负荷波动对电网的安全稳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储能技术具有响应快配置灵活建设周期短等优点。并能在新能源比例越来越高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2021年,我国新能源储能装机新增2.4GW,累计容量达到5.7GWh,同比增长75%。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预计,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储能装机容量将达到30GW以上,这意味着2025年新能源储能至少还有4倍以上的空间。
实施方面,随着各省新能源配储要求的逐步提高,国内大型地面电站的配储比例有望继续提高。盛证券指出,保守估计2025年全国新增风电光伏地面电站装机135GW。如果90%的项目安装储能,预计2025年中国大规模储能装机容量将达到61GWH。
海通证券认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