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教育部大力整顿教培机构,美术培训未来将会如何发展?
答:确实是重磅,胆子小的吓个半死,有必要吗?没必要的,吓个半死的都是对重磅还理解不到位,自己吓自己。不过,作为课外培训必须应该高度重视。1.教育部成立一个培训监督司,这意味着国家对课外培训已经重视,估计各地都会相应对口成立。2.如何理解监督职能。监督就是管理,过去也管理但不是专门机构,监督不是取缔,而是规范,规范就会有方案有措施有行动。3.监督什么?我理解应该是线上与线下所有的培训机构均会纳入监督范围,将课外培训规范化。4.怕什么?我分析国家可能将课外培训设为行政许可制度全面规范,随意性就不行了。5.怎么监督?估计教育部或国务院会制定一个课外培训机构管理条例,做到依规办,依规管,依规训。对场地,安全,师资,审查,整改,处罚,时间,收费等内容应该会相应立规矩,这就是监督的主要内容。分析了重磅,再来谈题主的问题,你仅指美术,只是众多培训的代表而已,我想今后一个时期对于培训仍然看好,但前提是受约束,接受国家相关部门的严格监督。重点善意提醒培训机构,国家一旦推开此项工作,如果仍我行我素,违反相关规定,那就是后果很严重的!
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越禁越火,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越禁越火,原因有很多:一、家长的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思想导致。没有一个家长不想自己的孩子成为同学的佼佼者。在学生时代,佼佼者的定义就是学习好。二、家长的面子问题。很多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学习不好会丢人。于是千方百计找办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参加教学辅导机构无疑是比较有效的一个方法。三、学校教育自身导致的问题。大班教学使老师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辅导机构就不一样了,拿人钱财,替人办事。所以就要尽心尽力帮人提分。四、教育的内卷化引起的。家长的互相攀比引起的焦虑心理让家长不得不让学生进辅导班。五、也有的家长是随大流,别人都补课。自己不补反而成了异类。六、还有的家长是抱着找一个看孩子的地方的心理参加辅导机构。总之,原因有很多,短期内也不会有改变。
教育行业为什么如此受敌视?
一、教师拿粉笔,医生拿手术刀,警察拿枪,从直观上看,得罪谁的成本更低?二、花钱买健康,天经地义;花钱脱罪,犯法;花钱买知识,凭什么呀?老子就是不愿意花这份钱!当老师的,就得把我的孩子教好,老子凭啥掏钱?三、别看别的行业,下班了可以跑滴滴、送外卖、做自媒体赚点外快贴补家用。当老师的,下班后辅导自己家孩子和亲戚朋友的小孩也会遭到举报,因为这是违规的,至少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四、邻桌升科长了,我认命;邻居开奔驰了,我也认命;隔壁王大爷都活了120岁了,我还认命;孩子同学去补课了,可是了不得的大事情,教育就该是要学一起学,要玩一起玩,谁的学校好,谁的老师好,谁的学习时间长,谁在课外补课,那都是威胁到我家孩子的,都是不公平的。五、挣钱的事情,靠勤劳、靠关系、靠本事、靠聪明、靠运气、靠钻营,总之咋的我都能接受。教育这事,我只能接受:一样的学校、一样的老师、一样的时间、一样的努力,而且还必须把我的孩子教得出类拔萃。
教育部禁止校外培训机构以国学为名传授“三从四德”,你怎么看?
我来说说我的看法,我认为国家不是禁止国学教育,相反还大力提倡国学教育,禁止的是传统国学中与现在理念不符的东西,或者说是取其精华取其糟粕。以下是分析国家鼓励国学教育其实好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提倡国学教育了。因为我在培训行业工作,对这方面的感知会更敏感一些。当时一有风放出,很多机构第一反应就是加强自己的语文教师队伍及语文产品建设,后来涌现出很多的大语文,其实也是在借着这股风。最近全国推行的部编版语文教材,也能看出来国家对语文教育、对传统国学教育的重视,新版增加了很多文言文古诗词等的东西。国学教育中的糟粕正如题主说的那样,国学中有些思想是已经脱离现实的,与现代人的价值观不相符合的,这些思想不应该作为主流思想被传承。比如“嫁鸡随鸡”、“君要臣死”、“占卜算命”、……而确实有些机构,打着国学的幌子在传递这些思想。所以,我认为,国学应该传承,但是应该取其精华,而国家的这个“禁止”也只是禁止的糟粕而已。以上是我的看法,欢迎大家评论。
发表评论